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这样生活下去也不会有太多的烦恼,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不少人很想知道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呢?这是心脏病医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他们表示要想确诊这个疾病 , 一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起去看看要做哪些检查项目吧!
检查项:
白细胞(WBC或LEU)
红细胞(RBC或BLC)
血红蛋白(Hb或HGB)
血沉(ESR)
血清C-反应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抗链球菌激酶(ASK)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
红细胞(RBC或BL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风湿性心脏病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4.0~5.5)×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1012/升,新生儿为(6.0~7.0)×1012/升 , 婴儿为(3.0~4.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升 。
【临床意义】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 , 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
血红蛋白(Hb或HGB)(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克/升(g/L)
【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 , 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 , 儿童为120~140克/升 。
【临床意义】
同红细胞(RBC)
血沉(ESR)(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米/小时(mm/h)
【正常值】
男性为0~15毫米/小时,女性为0~20毫米/小时
【临床意义】
(1)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
(2)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等 。
血清C-反应蛋白(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沉淀法:阴性;环状免疫单向扩散法:小于10毫克/升 。
【临床意义】
阳性 , 常见于急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活动期、感染及淋巴瘤、乳腺癌等 。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胶乳凝集法:阴性;Todd法:等于或低于500单位(U) 。
【临床意义】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对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 , 效价超过500单位才有确定诊断价值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值均明显升高 。
抗链球菌激酶(ASK)(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低于1:80
【临床意义】
抗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提示为A族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低于1:256
【临床意义】
多次测定效价逐渐升高或效价等于或大于1:1024时 , 对风湿热有诊断意义;风湿性心脏病和关节炎患者急性活动期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效价最高 , 慢性活动期次之,非活动期较低,但亦常超过正常水平 。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试验,如与抗链球菌溶血素“0”结合检查,链球菌感染的诊断率高达90%~95% 。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呢】风湿性心脏病怎么确诊 , 相信大家读完上面文章后对这些常识都有深入的了解了 , 当大家老是感觉胸闷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去医院做上面大的这些检查了 。等到检查做完以后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了 , 一旦确诊马上接受针对性治疗,不能耽误 。

    推荐阅读